隨著法律的健全和對公民人權保護意識的提高,紀委監委辦案中怎樣真正實現由“證”到“供”的轉變顯得越來越重要;通過財務賬目可以找到一些案件的突破線索;筆者在審計機關工作多年,調入紀檢監察機關后又主要從事“查賬”這類“技術工作”,現筆者僅根據多年的查賬實務結合實際案例提供一點案件中怎樣查賬的辦法,與紀檢監察同仁共勉。
一、現金科目方面。查賬人員要警惕單位賬面的現金余額是否過大,如不同時期的賬面現金余額都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則應給與應有的注意。此時,單位出納抽屜或保險柜里實際現金不會這么多,因為現在到銀行提取現金很方便,用不著庫存這么多現金;抽屜或者保險柜存這么多現金,說實話也不安全;這種情況百分之八十是因為有欠條、借條抵頂賬面現金(少數是出納將資金從銀行賬戶轉到了自己的存折上,其實是“公款私存”)。
查賬人員可以突擊盤點單位現金,如果現金出納抽屜或保險柜里發現大額借條或欠條,尤其是超過半年的,如單位領導借款15萬元已達8個月,或者辦公室主任、司機借款5萬元、6個月,借款搞經營就構成挪用公款了。
盤點現金要注意,一定有突擊性,查賬期間可以問出納在嗎?過來我問個事,然后用車載著她一同回她辦公室。盤點現金是監盤,即由現金出納自己清點現金,查賬人員不接觸現金。查賬人員可以幫助她計數、加總,再與現金余額核對;還應注意,要先盤現金、鎖定實際現金數額后再與賬目核對,不能先推算出應存現金余額再清點現金,否則出納會故意找原因往賬面數靠攏;第三,如果有一個時期有很多現金收支單據沒記賬,要將賬面現金余額加未記賬的現金收入、減去未記賬的現金支出即是應存數額;第四,盤點現金一定將現金出納抽屜、保險柜所有單據、紙張、筆記本逐頁審查(凡說保險柜鑰匙不在身邊,不能當場檢查的,要問清保險柜鑰匙放哪里,當時與她一起去取保險柜鑰匙,不要等待事后再檢查;確有原因不能當時檢查保險柜的,要用封條封存保險柜至方便時檢查)。因為有些支出單據如果是報銷后已經支付現金了的,此時這些沒記賬的單據是抵頂現金的,即實際盤點數不加這些單據即與賬面相符的話,則這些單據體現的是“長款”,一般是小金庫支付款項形成的,小金庫中支付的單據是記入不了賬內的;最后,要注意有無購買或自制的收入單據,如果單據使用了,記賬聯又沒記賬,就有賬外收入。
小金庫的保管人員一般是:1、現金出納和財務科長;2、辦公室主任(一把手秘書、公務員)3、一把手司機。大案要案調取個人銀行卡記錄的話,也要調取這些關鍵人的銀行卡,甚至這些人員家庭成員的銀行卡(有一個實際案例,某財務科長掌握的單位資金是存放在自己孩子姓名的銀行卡下面);搜查辦公室時,這三個人的抽屜也是辦案人員調取資料、搜查的重點。
二、看現金日記賬,看有無大額支出。財經法規規定,對公支付超過1000元的即必須通過銀行轉賬,對公支付指的是收款方不是自然人的支付,超過1000元的業務必須通過銀行轉賬,為的是給資金運動留下軌跡。舉例來說,如果發現有單筆支付現金60萬元的業務,即要到收款方進行核實,因大額款項提取必須預約,也可以到這個單位的開戶銀行看該單位提取款項時,是否到自己開戶銀行進行預約,來驗證該筆業務的真假。
同時,像這類業務在對當事人進行詢問時要問清大體是什么時間支付的,是怎樣籌集這些錢的,當事人供述從銀行提取的(在銀行記錄中查找該業務)、借的,此時不要允許當事人離開,迅速找他借款的債權人進行核實或到銀行核實,即資金來源需要驗證;問清錢是在哪個辦公室交付的,現金是用什么東西包裹著的,有無銀行的現金封條;收款方是幾個人來取款的,收到款后放到什么包裝物里;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家的;收款方收到錢以后放到什么地方了,是當時存銀行了(到銀行調取證據),放保險柜里了;多長時間處置該款的,干什么用了?即資金去向需要驗證;將雙方分開詢問,看細節是否相符,來驗證業務的真假。
三、對單位的支出科目數額進行排序,進行邏輯性分析,看有無不正常的支出,有無金額過大的支出。如我原來對某保險公司審計時,發現其財務報表的“營銷員傭金”支出達370萬元,營銷員傭金支出在單位全年費用支出中占第一位。經詢問其業務,凡投保人主動到柜臺辦理的業務或者保險公司正式員工推銷的保險都不提取“傭金”,正式員工發放工資;保險業務員推銷的保險,則按保費收入的比例提取傭金,這些業務員沒有工資,按她們推銷保費的比例計提傭金。
查賬人員決定查看傭金領取憑證,這一看露出了馬腳。因為這些領取傭金的業務員姓名是:宋祖英、李阿敏。。,大家注意這些保險業務員的姓名像不像當時的明星的名字,特別是一姓名叫“許美麗”的保險業務員,這個月領取傭金時簽名叫“許美麗”,下個月簽字叫“徐美麗”,姓氏不會簽錯,必有貓膩!審計人員決定調取這些保險業務員的證件(人民銀行對考取保險代理資格的業務員發放的證書),該保險公司財務科長臉都黃了,供出了實情。
原來這個保險公司為了解決單位費用,編造假營銷員姓名,將正式員工推銷的保險與自己到柜臺主動辦理保險業務的收入也提取傭金,通過這些“假業務員”名單將“傭金”支出到賬外,形成了小金庫。
還有一個單位,賬面的文印支出數額很大,但是該單位有內設的文印室,為什么賬內還有大額文印支出;問其原因,解釋文印室承包給個人了,而賬面又無文印室房屋租賃的收入或承包收入,馬上叫來文印室承包人員調查核實,文印室承包人承認:是該單位讓文印室出具發票,單位將資金轉給復印室承包人卡上,文印室承包人把資金提出再交給該單位發放獎金補貼了。
大家注意,財務人員杜撰姓名虛列支出時,沒有想到后期查賬人員能夠發現,而且一直編造姓名,有時不容易再杜撰假姓名,就隨意編造人員姓名。某局虛列專項資金支出時用的姓名有一個是該縣的政協委員、有一個是該縣的模范村支部書記的名字,因為這兩個人我有聯系方式,就問這個單位的局長,你賬上的測土配方施肥專項資金賬面體現是讓某某支書領去了,是不是真的?這兩人的電話我知道,我可以進行核實……最后經落實,這些支書領取專項資金的業務是假的,是現金出納臨時杜撰姓名制作的測土配方施肥租賃土地的租賃費領取人名單。
最后,還查明這個單位套取專項資金和良種場返回的種子回扣款進行私分的行為,當事人收到了處理。
四、查賬人員要注意單位的銀行對賬單,利用銀行對賬單驗證單位銀行資金是否真實存在;如果覺得單位銀行對賬單有造假嫌疑,查賬人員需要自己開具調取手續到開戶銀行調取對賬單。因為有人通過銀行挪用資金,而在銀行帳上不反映,借出的資金不做銀行減少記錄,即銀行賬上還是挪用前的數額,是虛的。如借給自己親屬200萬銀行存款而賬面不做減少銀行存款處理,幾個月歸還后余額還相符;再就是有的會計人員自己挪用:理財,炒股,炒期貨,都不減少銀行余額,在賬面保持原額;如自己挪用500萬元炒股,賬面不反映,但是銀行對賬單比單位銀行帳會顯示少500萬元資金;說實話,前幾年某鄉鎮發現的書記與財政所長貪污案件就有長期無人核對他的銀行賬的原因,再就是為什么有的單位中層一換崗發現了貪污案、挪用案,因為不換崗沒人注意他的銀行存款與賬面是否相符,一換人,人家接手的會調取銀行對賬單看與銀行賬是否相符才發現。
原來在審計時,審計某縣的水務局時,對該局的銀行對賬單有懷疑,因為這個單位提供的銀行對賬單上面的銀行營業室的公章既有圓形的、也有橢圓形的,字體仿佛也與真正的銀行對賬單字體有異。審計人員自己打電話向上級銀監會詢問該局銀行資金余額,發現比該局財務科長給審計人員的銀行對賬單數額少800余萬元;后經落實,該局財務科長挪用公款進行炒股,為了應付審計,自己用電腦的EXCEL偽造了銀行對賬單,假對賬單沒有體現挪用資金的業務。
五、查賬人員要特別注意利用轉賬支票轉賬的業務,因為轉賬支票可以背書轉讓,這樣最后的收款人與單位賬目和支票存根記錄的單位和人員可能不一致;開給張三的支票,可以在10天內背書轉給李四,李四可以轉給王五;只要不超過10天,背書人簽名連續就有效;背書轉讓沒有次數限制,資金實際轉給最后那個被背書人。
因為有些單位賬面記錄體現的轉賬支票業務是正常業務,但是一落實是行賄。如某醫院在病房樓施工中,支付工程款多數是通過銀行轉給中標建筑公司的對公賬戶,但是有幾次是通過轉賬支票支付的,而通過銀行轉賬支付的款項數額較大,一般高于100萬元,利用支票支付的金額較小,最高一筆是30萬元,而且是某年仲秋節的前一天。
查賬人員調取了醫院的銀行交易明細,通過落實,該資金沒有轉給中標建筑公司,而是中標公司將支票背書轉讓給這家醫院的院長個人了,資金落到了院長個人銀行卡上,經查系仲秋節行賄受賄。
再就是,單位銀行的資金是不允許理財的,特別是行政單位的資金是不允許理財;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現在比較松了,但是經營股票、期貨也得報上級部門、國資部門批準;國有的糧食部門、棉花收購部門因為使用的是國家發展銀行的低息貸款,該貸款是財政部向中國人民銀行貼息融資的款項,即該貸款的融入國家是貼息的政策性貸款,不允許經營房地產、股票、期貨;如果調取單位銀行對賬單,發現單位有理財業務,理財收益轉賬外個人所有,即構成貪污、挪用。
為別人抵頂儲蓄存款也是挪用(因為認定挪用除了三個月的期限、金額起點之外,從事非法活動的直接認定),有些銀行員工有儲蓄任務,完不成儲蓄任務就動員單位財務人員使用公款為其抵頂存款,因為該行為與銀行員工個人收入有關是“盈利行為”,又違反了《商業銀行法》第48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單位的資金以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人民幣單位存款管理辦法》(銀發[1997]485號)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將公款以個人名義轉為儲蓄存款”,國務院《儲蓄管理條例》第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個人名義將公款轉為儲蓄存款”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不準將單位收入的現金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因此公款私存又是違法行為,金額大了,可以認定是挪用。
六、利用合法科目掩蓋違法業務。對單位往來賬明細,大額、整數的應收款、暫付款要到債務單位進行核實,看對方賬目有無相應的“應付款”科目相對來驗證該業務是否真實存在。如暫付款——某單位200萬元、應收款——某公司300萬元,有時資金并沒有進入對方賬戶,業務是假的,真實情況是這筆資金用到其他難言之隱的業務去了,因為業務是假的,此時對方賬目沒有相應數額的“應付款”對應;如單位領導或親屬注冊新企業的注冊資金,或者用于關系人生意解決流動資金的不足,空設立一個假的“應收款——某單位”,賬目是平衡的;此時接受資金的單位如有資金返回被調查的個人銀行卡,看是否是對方的“答謝”款,如為答謝可構成挪用(從事盈利行為或受賄)。
七、查賬時要對單位的正常活動有個了解,如單位主要業務是什么,有什么收入、有什么特有的收入,即其他行業沒有的收入;如有些單位有門面房租賃收入,有的學校有學生食堂,有的醫療單位有廢舊包裝物處理收入,這些都可以構成賬外收入。
還如政法部門對一些案件當事人收取的各種押金、交警部門收取的事故押金,還有訴訟費是人民法院獨有的收入;一般情況下,起訴方繳納起訴費,但是訴訟費大多最后由敗訴方承擔,訴訟費應該退回原告,但是有些法院以敗訴方無力承擔訴訟費而不退,或者人民法院已給當事人追回數百萬元的損失,起訴方為“感謝”有時也“大度”地不追要訴訟費了,這時有的法院賬上常常通過虛假“退費”將該資金轉賬外,退到法院工作人員銀行卡內形成小金庫了,即看訴訟費是否退到內部干警人員銀行卡上了。
按財務制度規定這兩塊資金應該納入單位財務科統一管理,只要單位財務科賬內沒有發現該資金,就要詢問該資金存放于哪個科室、保管人姓名、賬目在哪里、收支單據等等;公安機關、交警部門一定有此類押金,沒有該資金的不正常;但是前幾年這類資金大多在刑警隊、經偵、事故科保管,沒有上交單位財務科代管,出現了很多挪用、侵吞、私分;查賬人員可以調取保管該類資金的銀行賬戶、個人銀行卡、存折的銀行流水進行核實,并對賬面或銀行交易記錄反映的資金去向進行落實。
另外調閱當事人的銀行卡時要對進入卡內的大額、整筆、敏感節日如仲秋、春節期間匯入的款項要落實對方賬戶、卡號、賬號、姓名或者單位,看是否是敏感人員匯入;所謂敏感人員與當事人職責權限關系緊密:一般為監管服務對象或其他關系人。如食藥局工作人員卡內進入的資金,要注意匯款人員姓名和單位是否是食品企業、制藥企業,飲食行業的工作人員;建設局工作人員銀行卡內進入資金要注意是否是施工企業、項目經理、開發商、建材生產商等匯入;交警部門工作人員卡內進入資金要注意是否是駕校、檢車線、修配廠、運輸公司工作人員或事故當事人匯入;醫院負責人、設備科長、藥劑科長卡內匯入資金注意是否是醫藥代表、醫療設備生產企業、病房樓施工企業項目經理等匯入。
我覺得查賬人員,特別是查賬的指揮人員,一定要對案件有個基本判斷,再確定查賬重點,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刑警隊長遇到兇殺案以后,要把到場人員掂對開(分好工),分工是有學問的,刑警隊長要憑自己的經驗和現場技術人員的勘驗初步判斷是仇殺、還是情殺、還是臨時起意的流竄作案,對于是仇殺的要派出人員調查死者生前與誰發生過糾紛,對于情殺,要分析當事人生前與異性交往情況;查賬現場指揮人員,要根據被查單位近幾年有無大的建設項目、大額專項資金項目,特別是針對單位行業特點,將“病灶易發部位”當做重點,不能平均使用“警力”。
接受任務后,不要拿起賬目就看,先問問這個單位是干什么的,熟悉熟悉這個單位的主要業務;甚至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這個單位的負責人,你會隱藏哪些收入當做小金庫,你作案會從哪里下手,哪類業務容易產生腐敗。舉例說,查的是銀行的賬目,你就分析,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貸款,你就把貸款人名單、貸款企業名稱從賬上查出來(貸款明細賬,或者信貸部都有明細),看行長及家里人、信貸部門管理人員的銀行卡注意有無貸款人的姓名或貸款公司打入的款項;金融業第二個敏感的業務是核銷貸款,即把那些多年不能收回的貸款轉呆賬、轉表外、當做損失核銷等等;查賬人員要讓銀行資產部門提供每年核銷貸款人名單,筆者發現過某銀行核銷某鄉鎮書記的貸款的業務(該書記后調入縣直部門擔任負責人)、某縣委副書記的貸款,還有某位貸款人母親是一個銀行行長,父親是某企業負責人、連襟是某部門負責人,這些人按其家庭條件都有償還能力,之所以給他核銷貸款,輕的是失職、瀆職,重的隱藏的是行賄、受賄行為;還發現,銀行資產部某職員私刻派出所公章,以其丈夫死亡為名,核銷其丈夫貸款的記錄,其實其丈夫并沒有死亡;第三,銀行抵貸資產的處理也是敏感業務,就是收回貸款人的抵頂貸款的房產、土地、車輛等的處置,看其是否對收貸資產進行了價值評估、資產處置是否履行拍賣程序,是否是銀行內部職工或法院干警購買的,如果是這類人員購入,一般是后期“補”的假拍賣手續;有的拍賣紀錄,只有一個競拍者參加,有的參與競拍者沒有繳納競拍保證金,要看現場拍賣的“舉牌”紀錄的錄像;而對保險業,最容易的是故意制造假賠案,這個找有疑點的賠付案卷再找當事人進行核實;還有保險公司與定點修理廠有扯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定損時,故意多核定一塊,如3500元能予修復的業務定損成5000元,就把1500元利潤轉到汽修廠了……
還如保險業,經費不足時常常用假賠案、金融企業常常利用核銷某人的貸款搗鬼(該貸款收回時不入賬了),查賬人員要看他這個行業干什么、什么類別支出最多,哪類業務容易出貓膩,當做核實的重點進行調查。
查賬時對單位的正常經費支出科目不要牽扯太大的精力,即人員經費、公用經費方面別用太大精力,不是重點;查賬人員要把重點放在項目資金(專項資金項目)支出等不是經常性的支出方面;經費是“死錢”,專款(項目經費)是“活錢”。因為我們現在的財政體制基本是吃飯財政、按人頭撥付經費,富裕度很小,這方面作案的空間不大,大魚很少!
如農業部門正常經費不要用太多的精力,而其專項資金、測土配方施肥資金、陽光培訓資金的一些專項資金項目,水務部門的人畜飲水、打井補助、農田水利建設、河道清淤項目都是應該關注的熱點。
此外,查賬人員可以到該單位轉轉,如果該單位有門面房,而賬上沒有房屋租賃收入,這就是疑點。
八、賬面應該有的支出賬面沒有體現。對某保險公司審計時,發現該單位院內有一假山,審計人員稱贊該假山很美,問單位一把手是何時建設的,單位一把手回答:是去年建設的;但是翻遍該單位“去年”賬目沒有該筆支出,后單位承認該假山是利用假賠案套出資金建設的。
還是某保險公司,單位福利很好,職工發放豆腐票、蔬菜票、雞蛋票,連冬季取暖引火用的木材和玉米芯棒瓤子都發,職工可以憑票購買任何人的豆腐、雞蛋,豆腐作坊持豆腐票到財務支款,但是查賬人員審計時發現賬內沒有該類支出。后了解其理賠業務程序,理賠員說,車輛出險后,由保險公司理賠員根據現場車輛損失狀況核實、核定維修費數額,將修理費撥付汽修廠,如可以5000元修好的車輛,定損時定到8000元,即將3000元資金留到了修理廠,修理廠暗中返還保險公司小金庫當中,保險公司利用該小金庫搞福利。
九、使用假發票作案。各位知道利用假發票報銷的性質,發票識別辦法可以在百度搜索“審計人員常用發票知識”;2016年6月全國營改增后,營業稅已廢止。
大家注意2016年5月份營改增之前是兩個稅務局管發票,對工業、商業、維修業是使用國稅的增值稅發票,對建筑業、交通業、飲食業、服務業、通訊業等使用地稅的營業稅發票;發票右上角有兩行數字,一行是發票代碼,一行是發票號碼;發票代碼一般有10位、12位,增值稅發票是18位;其中代碼第一位數字是1代表國稅,第一位2代表地稅,0代表總局;二三位37是山東,14是德州;注意:發票是屬地管理,中央企業省屬企業也遵守這個規則,即中國石化、中國人壽在各地的發票也符合這個原則;如果大家看到一個維修業使用的發票代碼第一位是數字2的發票肯定是假的,因為維修業給國稅繳納增值稅,使用增值稅發票,發票代碼第一位數字應該是1;同理有個裝修發票使用的發票代碼第一位是數字1的發票,同樣是假的,因為裝修業是在地稅納稅,使用地稅發票,發票代碼第一位應該是2;二三位代碼37是山東,第四位五位的01是濟南,青島是02,淄博是03,德州是14;大家看到德州某店的銷發票代碼是3701開頭的是假發票,而且初步判斷是濟南版的假發票,是出差時從濟南私自購買的,因為德州發票代碼是3714開頭。
我在某單位審計,看到該單位2月份(陰歷春節)入賬的是一個賓館業的發票,即發票代碼第一位是2的發票,加蓋的是汽車修理廠的發票章、金額是10萬元,判斷該發票一定是假的,雖然該發票套印了“稅務局監制”的公章,因為賓館業是地稅納稅企業,而維修業是國稅納稅企業,地稅發票加蓋國稅企業的章是低級的不能再低級的錯誤了。
經落實是假業務,是單位過年的一些敏感支出沒法下賬,就讓辦公室主任出去淘換發票沖賬,辦公室主任到賓館要了一張發票,對方不給蓋章,辦公室主任又派司機到汽車修理廠蓋了汽修廠的章。
企業辦理稅務登記證時,稅務機關的稅政人員已經針對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做過納稅鑒定,就是鑒定你應該往國稅納增值稅、還是往地稅納營業稅,是使用地稅發票、還是國稅發票,不會出現錯誤!
十、違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程序性、技術性錯誤,常常掩蓋的是實質性的違規、違法業務;如會計工作規范在填寫費用報銷單時要求人民幣大寫要求頂格書寫、不留空白;而小寫阿拉伯數字之前有字母Y(人民幣“元”的意思),為的是大寫前面添不上文字,小寫前面添不上數字;單據報銷封面還有“單據張數”的要求。
舉例:有個單位的司機貪污近30萬元;假如他報銷450元的費用,小寫金額前面不加字母Y,人民幣大寫前面留出空白,附件張數不填;領導簽字后,回來再增添5000元的單據貼在后面,再在領導已簽字的人民幣大寫的“肆佰伍拾元”字樣前面添上“伍仟”兩字,在小寫金額前面添上阿拉伯數字“5”.即多報銷了5000元錢。
查賬人員發現,人民幣大寫“肆佰伍拾元”的文字都很舒緩,而“肆佰伍拾元”前面的“伍仟”兩個字都是細長的瘦高個、非常緊湊,沒有漢字的自然間隙。
這個司機憑這種不大高明的辦法,四年之內貪污近30萬元。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里面規定了許多會計業務處理的技術性問題,為的就是防止出現通過涂改單據貪污;如大寫以“元”字結束的必須后綴“整”字,否則需到“角分”;匯總單據封面必須有單據張數,為的是防止領導簽字后當事人再添加單據、增添金額;凡已經報銷的單據加蓋“付訖”印章,證明業務已經辦理完畢,防備別人從記賬憑證撕下領導已經簽字的單據重復報銷;凡需復寫的單據每聯單據都要注明用途,就是為了防止利用單據的不同聯次重復報銷;還有設置單據的不同聯次、傳遞程序;凡遇到違背這些程序和技術性規定的“程序性”“技術性”錯誤的業務要當做重點,即只要發現程序錯誤,注意看有沒有實質性問題。
大家遇到賬目處理的程序性的錯誤時,不要輕信單位財務人員輕描淡寫的解釋,他們對程序性錯誤早想好了措辭,你要按他的解釋自己“捋”一遍,即按他的解釋的做法走一遍,看是否符合邏輯!刑警破案時,常常以“情景再現”的方式按犯罪分子供述的方法“再做一遍案”,看每個環節是否有不合邏輯的破綻,是否會出現一樣的結果,來驗證犯罪事實是否存在;因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的那些做法,是為了預防各種弊端的,是實踐經驗的總結!
查賬人員對反常的業務、違反慣例的業務要給予特別注意,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醫院和社保資金管理部門不是上下級關系,不需要向社保部門繳納“管理費”,如果醫療機構給社保部門上交“管理費”,大多藏有貓膩!因為資金由社保部門向醫院流動是順流(醫療報銷款),是正常流向,而醫療機構往社保部門上交資金屬于“逆流”;因為社保資金管理非常嚴格,社保部門不敢挪用,但是可以故意“多付”醫院報銷費用,此時金額一般為整數,如20萬元、50萬元;然后醫療機構將社保部門多付的費用以“管理費”名義再返還社保部門;這類業務在醫院方一般通過杜撰假體檢名單來實現;查賬人員可以向醫院內設的保健科(體檢科)索取體檢人員名單來驗算體檢費用,向可疑的體檢對象外調是否真正參加過本次體檢來驗證業務的真偽。
查賬人員還要了解單位的財務人員的職務設置,是否符合會計職位不相容原則,即記賬不能兼出納,出納不能兼管會計檔案。如有的單位,費用報銷完畢,報銷后的費用單據不加蓋“現金付訖”章,平時單據封面、記賬憑證也不填寫單據張數,有的出納利用自己兼管會計檔案的有利條件,將領導已簽字報銷的單據撕下重新報銷,形成貪污。
十一、鄉鎮經管站小金庫。表象是鄉鎮所屬各村賬目內的銀行存款明細加總金額小于經管站銀行總賬數額。如果一個鄉鎮所屬村有87個,這87個村各自的銀行存款數額加起來是750萬元,但是經管站總賬余額是1200萬元(前幾年一個鄉鎮所有村的銀行使用一個銀行賬戶,現在每個村銀行賬戶分設了),即銀行總賬比各村銀行之和多400多萬元,如果發現這種現象,查賬人員可以多找幾個時間點加以測算,如不同時期銀行總賬都比各村銀行之和多300萬元-400萬元,可以初步斷定有鄉鎮存放在經管站銀行賬戶的小金庫,該資金的收支一般由鄉鎮主要負責人掌管。
經管站不存在鄉鎮本級的經費支出,鄉鎮本級的一切支出只能在財政所大賬反映;經管站賬目管理的資金是村級資金。
經管站代管的小金庫一般系截留上級撥付給所屬各村的資金形成的;如縣里某企業租用該鄉某村土地的租賃費50萬元,鄉鎮給村里23萬元,即截留在經管站27萬元,看財政所賬目已經全部撥付經管站所屬各村,但經管站再撥付村級時未足額撥付;還有諸如高速公路補償,國家是溝塘荒地都有補償的,但是鄉鎮大多只給高速占據的具體到農戶的口糧地的補償。高速公路占據的村里的荒地、水塘,因系“無主”土地,一般就不撥付村里了。
所以,有縣級征用土地的鄉鎮常常在經管站形成這類小金庫。假若高速占據某村75畝地,其中荒地坑塘20畝,農戶口糧地55畝,上級撥付高速公路占地補償是按75畝撥付鄉鎮,而鄉鎮給村里時大多只給55畝地的補償,另外20畝地的補償就留在經管站賬上了。
還有衛生系統的一個案例,某醫院支付購買設備款100萬元,對方發票是100萬元,但是支付方式90%通過銀行匯款90萬元,10%現金支付的10萬元,經查看固定資產賬,抽查其他設備的付款情況也是通過銀行付款90%,通過現金支付10%,而且當日銀行帳余額是足夠100%支付的,并不是銀行金額不足,而且有的外地客商攜帶巨額現金是非常不便的;后經核實,該單位以預扣設備質量保證金(設備金額的10%)的名義扣留設備款10%,這10%的現金其實沒給人家,是虛列支出后轉到了現金出納的卡上,形成了小金庫。
醫院扣留設備公司10%的保證金,設備公司還是有利潤的,潛規則是:大多數時候設備公司就不要這10%了;如果設備公司一直索要剩余的10%的保證金,醫療機構故意折騰設備商幾次:設備出故障了,你過來維修吧。。維修幾次費用就超過預留的保證金了。
大家以后遇到有設備購入的業務要注意,特別是醫療衛生行業的設備購入業務,還有的是足額支付,然后設備公司返還到某負責人、某設備科長銀行卡上了。
另外一個案例,某城中村村委會將村集體資產“水果市場”對外租賃,支書截留租賃收入裝入自己腰包,侵占集體收益。
在某案件查賬過程中,發現某城中村賬上每年有15萬元水果市場租賃收入,經查是一個叫“王某靜”承包的該村的一個水果市場交來的租賃費,合同每年繳納租賃費15萬元;但是查賬人員將其每年繳納租賃費時間與金額排序,發現中間有三年未能連續,即有三年王某靜未繳納水果市場租賃費。
查賬人員推斷:租賃費初步推斷被村負責人侵吞了,不會存在王某靜欠交租賃費情況!因為王某靜這個人非常守信,每年是7月15日繳納,十多年以來一直是這個日子、不前不后,這樣守信的人怎會欠交租賃費;案件外調人員找王某靜進行核實,王某靜拿出每年上交租賃費的收據一年不差,從沒欠交;與入賬收據存根核對,入賬差3張收據,事實面前該支書承認是自己侵吞了租賃費、未交給村委會。
十二、查賬要注意四個時間結點,一是每年一月二月;二是九月十月;三是每年年底、四是單位負責人交接時;一個對應農歷春節,一個對應農歷八月十五,一般有敏感支出,年底則有突擊花錢行為,負責人交接有時存在突擊花錢或敏感支出,對調取的個人銀行卡的審核也要注意這四個時間結點。
十三、注意單位的收費單據。收據書寫從技術角度為什么要求復寫,為什么開票人員與收款人員分開由兩個人操作,有的單位貨物出門時還設置有“出門”一聯,就是為的防止業務有一人操作,既管開票、又管收款,這樣收費人員就可以作廢單據,將款項貪污;也可以開具上下聯金額不一致的收據進行貪污;會計制度還要求,作廢單據時收據聯、存根聯、記賬聯等必須全部存在,不能缺少收據聯、發票聯等;單據排序時號碼必須相連,不能缺號。
此外,還應注意賬內上下年數據的銜接(需要查賬人員核對),即上年結轉下年數額與下年賬內的上年轉來金額是相等的,不要以為沒人會鉆這個空子,筆者實打實的遇到過。如上年年底賬目結轉下年余額是100萬,下年期初賬目余額也應該是100萬,如果下年賬目期初余額變為75萬,資金就憑空少了25萬元;下年賬目內“結余”科目與“銀行存款”同時減少25萬時,賬目是平的,技術方面沒有問題,只有通過上下年金額核對才能發現此類問題。
對單位收費單據有懷疑的,查賬人員可以將單位收費單據存根聯、入賬聯號碼在EXCEL表格里錄入,然后排序,看單據號碼是否相連;是否存在缺號,對缺碼單據要追查到底,查明原因,缺號單據收據聯、記賬聯、存根聯三張必須同時存在。
如果單位有從市場上自行購買的單據,可以盤點其購入收據份數,號碼,使用份數、號碼,剩余份數、號碼,看剩余份數、號碼是否真實存在;大家注意,從市場購買的收據常規是25份一本、即使用單據時,一本的必須連號,不是一本的可以不連號;對“失蹤”的收據是查明是誰領去,使用多少,收入是否入賬等等。
利用單據陰陽聯金額不一致進行貪污的業務好懂,比較老套,但現實中還是存在的;一個單位收取費用時,收費人員采取提前在存根聯、記賬聯前墊紙夾板,只給收據聯填寫數據,給用戶的是實際收費數額如2000元,而用戶離開后,再自行在存根聯與記賬聯填寫300元,這樣收費人員按300元上交財務,貪污2000-300=1700元。
大家注意,有的單位以單據銷毀為名,借口貪污或不入賬的收入對應的單據存根聯、記賬聯已銷毀。大家注意,銷毀單據未經批準的,達到一定金額的可以按銷毀會計資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國家對單據銷毀有明確規定,單據銷毀不等于燒毀,銷毀單據規定是在單據上側邊用剪刀剪V形口,即用剪刀在整本單據上側剪去字母V形狀的缺口即為銷毀,不是“粉碎”或“燒毀”。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剪去V型口的單據右上角的單據號碼仍然存在,這樣缺少單據張數和號碼是可以發現的,為的是杜絕出現弊端;如人民銀行有權對破損人民幣以舊換新,將破損人民幣銷毀,然后從金庫拿出新人民幣代替;縣級人行金庫是有權銷毀人民幣的,特別是污損的人民幣,但是規定銷毀人民幣只是在破損人民幣打上兩個圓孔,再上交上級金庫,而不是燒掉,這樣就杜絕了利用人民幣的銷毀作弊的可能;大家想想,如果人民幣銷毀是真正的燒了的話,心術不正的人是不是拿出殘缺人民繼續使用、監守自盜了。
十四、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查賬人員要有“職業敏感性”,就是別人不注意的事,查賬人員要注意、特別是細節;當事人對特殊事項的解釋要進行甄別,其解釋的理由是不是合邏輯,有時甚至按他解釋的步驟“走一遍”,看細節還原是否與事實相符,是否符合邏輯。
查賬時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叫“大膽懷疑、小心求證”;對發現的反常問題,大膽想象;但是想象不等于事實,得有證據來驗證、得找證據。
職業敏感的案例:有年我在某醫療機構審計時,逢大雪,該醫院好幾條道路為了防滑都用紙箱板鋪蓋上了;問,醫院同志答:醫院就不缺這東西,一天一三輪車廢包裝箱。我記在心上,看賬時發現賬面無“廢舊物資”銷售收入,懷疑有小金庫;財務人員說:我們從來沒注意這方面的收入,不知是藥劑科當廢物賣了、還是倉庫當廢物賣了。延伸藥劑科、倉庫,發現了存在某主任活折的銷售廢舊物資形成的小金庫,資金平時用于藥劑科、倉庫吃喝、發放補助。
還有一個縣水務局的清淤工程,委托自己下屬的河務段支付遷占費,經查這個河務段自己享受遷占費數百萬元,賬目中除了賠付沿河較近村民的墳墓、樹木損失外(這些大多都是零星的幾千元的支出,支出有村民簽字、捺手印),賠償自己河務段樹木、果木損失近200萬元占據最大;賠償依據是一幅大表格,列明了清淤前河務段清理自己多少棗樹、多少蘋果樹。
為了驗證該業務真假,查賬人員看其歷年賬目中有無出售小棗、蘋果之類的收入,經查,沒有;又看其歷史上有無購置樹苗的支出,往前倒查了10年,沒有;初步斷定這些樹木是假的、這個賠償表是假的,是套錢的,把這些情況提供給審問組,經過深入細致的工作,河務段承認是杜撰假果樹數目套錢的一個假業務。
啟示是:你先假定他說的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反過來考慮考慮必須有什么才能證明是真的,這個例子就是假定這個管理段真有數萬顆水果樹,那么它賬上就得有出售水果的收入,沒有的話可能是小金庫,再就是以往賬上得有購置樹苗的支出,甚至樹木栽種、管護支出;再就是清淤前數千顆、數萬顆樹木是誰伐的,伐掉的樹木送到哪里去了,找伐木工人核實。
醫療機構的案例,一次家人住院,入病房時,病房護士給端來了臉盆、暖壺、毛巾、痰盂、衛生紙等,很感謝,護士讓交220余元,而且不讓交收費處,直接交護士即可,給了一張手工開具的紅單子,為什么不讓交收費處,收費處收費才是正當的。
后來,審計時驗證確實是病房內設的小金庫,這類做法是醫療機構約定俗成、潛規則的東西。
某年某鄉鎮農合體檢10萬元。當年有個規定,全年沒享受農合報銷的、年滿40歲的給予免費體檢一次,體檢單價有零頭,體檢費用湊成整10萬元很偶然;我索取了體檢名單,要派人到村里按名單抽查體檢情況,讓農合辦人說實話,后農合辦人員承認杜撰了部分假名單,利用假體檢名單套取了農合資金4萬元。
還有大家查金融機構的賬目時注意,其儲蓄明細賬上有無本銀行辦公室主任、財務科長、出納、司機姓名的儲戶,這種情況有時是這些人“拉來的”儲蓄,很大可能是這些人經管的本單位的小金庫,所以要對這類儲蓄的資金來源進行核實;如某銀行辦公室主任供述儲蓄明細賬中其姓名的200萬元儲蓄是其向張三借入的儲蓄任務款項,辦案人員須當場找張三核實,不給其串供機會;因為很多單位的小金庫并不是以現金形式存放保險柜或抽屜里;現在儲蓄任務重,銀行的小金庫很多是以這些敏感人物姓名存放在自己銀行里面的,此時注意存款利息是否歸公,如被侵吞(從事盈利行為或公款私存),可構成挪用。
還有原來很多銀行和信用社的小金庫用基層銀行的名稱或信用社的名稱的諧音當儲戶姓名存到本行,如楊信社、郭信社等儲戶,實際是楊**信用社的小金庫、郭**店信用社的小金庫。
近幾年,存款要求實名制了,大多是用本單位職工姓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