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胖東來企業負責人的一場午間直播引發廣泛關注。辦公區域配有音響系統,員工有用餐、睡覺、娛樂區域,企業負責人跟每名員工打招呼的方式都是“開心、快樂”,直播中的畫面,引得網友“實名羨慕”:“別人家的企業”“請問如何被招進去”……
近兩年,胖東來持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有時大家為他鼓掌,有時也引發一些爭議,但總體看,輿論和消費者對這家企業的理念和做法是肯定的、認同的。
一家商超何以成為“網紅”?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企業管理方法有些與眾不同,如果描述出來,應該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精細的獎懲制度,每種商品、每個服務都有相應標準,這些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胖東來有;同時,企業內部又營造出一種“大家庭感”,形成了鮮明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從中可以看到一些中國傳統商號、老店的影子。
這樣的結合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前段時間,“企業該不該干涉員工收付彩禮”就引發巨大爭議。但胖東來經營上的成功仍然具有啟示意義:企業管理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模式,適合的、有效的,就是好的。
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企業經營中,我們更多看到對“人”的關注,對人的價值的尊崇。這兩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各行各業都不容易,大家都很辛苦。當“降本”成為一些企業不得已的選擇,是不是代價都要消費者或員工來承擔?胖東來的實踐,給出不一樣的答案。他既以高質價比的商品滿足了消費者,又給予員工較高水平福利和尊嚴,同時自身又在實體零售行業白熱化的競爭中實現突圍。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胖東來因此成為市場上的清流和英雄,頻頻撥動“打工人”心弦。
不久前,小米汽車雷軍曾經那段“公司賬上要為員工預留18個月工資,天塌不動”的發言再度刷屏網絡。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真誠都是必殺技。既能夠為用戶創造價值,也充分尊重勞動者權益,將“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正是企業穿越風雨、走向更廣闊天地的秘訣所在。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企業關愛員工,也正是時代主題的一個鏡像。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等困難和挑戰,部署最多的,還是就業、物價、消費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以人民為中心,圍繞“人”,關心“人”,造福“人”,正是我們現代化征程中不變的價值旨歸。
從這個意義上講,胖東來之所以動人心弦,就在于“同頻共振”四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