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7月15日是第九個世界青年技能日。圍繞“就業引領 技創未來”活動主題,衡陽技師學院開展系列報道,宣傳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重要成果、技能成才技能報國典型人物和事跡,展示技能魅力和技能人才風采,引導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促進“雙元”育人,切實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近日,湖南省職業教育“楚怡”行動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項目遴選結果公布。“我沒有想到自己的團隊能夠順利的申報成功“楚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這既是成績也是挑戰......”經貿旅游學院教師李艷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我們團隊主要是為了加強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快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團隊現有成員10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及以下職稱3人,指導和參加各類專業技能比賽,取得國家級二等獎2個,省級一等獎4個、二等獎6個,市級一等獎9個的優異成績。”李艷作為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介紹道。

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作為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專業,采用“校企合作、理實一體、課證融合、跟崗實習”的模式,將企業運作與管理引入到日常教學中,實現學生與崗位接軌。目前,已具備形體室、中西餐、茶藝、客房等實訓場所,先后與湖南蓉園集團、湖南華天酒店管理集團、四海神龍酒店管理集團、長沙延年酒店管理集團共建了校內外實訓線,形成了“以服務帶實訓,以實訓促服務”的深度實訓教學模式。
如何帶領團隊圍繞建設目標提高培養質量?李艷說,通過加強團隊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能力建設,建立團隊協作共同體,構建對接職業標準的課程體系、創新團隊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突出專業育人成效,強化技術技能創新服務。今后還要與行業和企業在人員互聘、教師培訓、技術創新、資源開發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度合作,促進“雙元”育人,切實提高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團隊指導老師和學生一起研究適合學生個體特色的技能手法、步法,甚至精確到每一個動作學生的一顰一笑以及各肢體幅度大小。為了練穩托盤基本功,瘦弱的左手硬是一端就是四個紅方磚的重量,一放就是三十分鐘,手臂和肩膀疼到整晚無法入睡。”李艷回顧比賽前的訓練場景。團隊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通過比賽檢驗教學成果、提升專業水平、提高教學質量,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業人才,推動專業人才培養更上新臺階。
聚焦智能制造產業鏈,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為促進湖南省和衡陽市區域經濟發展,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鏈,以服務地方經濟為重點,面向先進制造業,培養品德高尚、技術精湛的智能制造杰出技能人才。旨在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積極推動教學創新,以滿足當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這是“楚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姜峰團隊建設的目標。
該團隊主要服務于智能制造專業。本專業實訓教學設施齊全,現有智能制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數銑一體化、數車一體化等實訓場所11個。先后與南岳電控、特變電工、湖南天雁、東莞沃德等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不斷提高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團隊由智能制造學院10位優秀教師組成,正高級職稱1人、高級職稱2人、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技師5人,有4人同時擁有實習指導教師資格。團隊負責人姜峰,是焊工高級技師、高級考評員、省級競賽裁判員,也是衡陽市姜峰焊工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湖南焊接協會工匠分會副秘書長。
自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從煤礦井下維修工,到走上教師崗位,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和高度責任感,通過不間斷加強業務學習和工作實踐,成長為專業帶頭人,帶領團隊成員致力于焊接專業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指導學生王瀛獲國家級技能大賽三等獎、衡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如何創新團隊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姜峰一直在思索。他說,創新團隊建設定位要打破學科教學傳統模式,把模塊化教學作為重要內容,探索創新項目式教學、情境式教學。要將行業、企業標準和需求融入建設周期,全過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體系重構、模塊化教學設計實施等,要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職業崗位(群)能力要求和相關職業標準,不斷開發和完善課程標準。要積極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行業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優質課程等資源納入專業課程教學。
立足當下,衡陽技師學院將準確把握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與新任務,創新內涵發展的教學創新改革思路,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為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通訊員 謝東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