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入黨?這是填寫入黨志愿書時,每一名黨員必須回答的問題。這是一個樸素的話題,卻有著沉甸甸的重量。聽聽他們怎么說……
“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么,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這就是我的使命。”
他出生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紅色土地孕育崇高精神,信仰家庭塑造堅強戰士。父親杜俊為他起名“富國”,想法很質樸:“我沒為國家出多少力,希望孩子這一代要為國家多做貢獻。” 2010年12月,杜富國入伍;2015年,杜富國志愿加入掃雷大隊。他在申請書中寫道:“我思索著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衡量的唯一標準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么,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這就是我的使命。” 2018年,在執行一起危險掃雷任務時,他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排查過程中突遇爆炸,電光石火之間,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一邊,用血肉之軀保護住戰友,而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 杜富國回憶受傷情景時說:“那個時候不容人有任何猶豫和思考,我是下意識的。”為人民利益勇闖雷場,為邊境安寧揮灑熱血,他把平安留給了戰友,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用勇毅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榮光,書寫了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既然我們有黨員在,這塊扶貧的陣地我們不會丟的!” 從2002年起,張桂梅四處奔走,籌集經費;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終于正式開學。如今,60多歲的張桂梅身患多種疾病,卻依舊堅持工作,幫助山區女孩圓大學夢。她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站在這個講臺上,守護著學生們。” 在學校發展面臨缺少資金、學生流失的艱難情況下,她發現:“8位教師,6個是黨員。我一下子底氣就來了,我希望就來了!”“既然我們有黨員在,這塊扶貧的陣地我們不會丟的!” “她為黨的事業作出了貢獻,我為她驕傲” 她小小的身軀,總是有無限的能量,可在那個電閃雷鳴的雨夜,她該多么地慌亂無措。無盡的風雨不僅帶走了她,也吹打在所有人的心上。有人說,雖然她不在了,卻永遠是百色最美的朝霞。她就是“大山的女兒”——黃文秀。 2016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的她,毅然放棄更好的選擇,回到家鄉百色支援建設,成為廣西百色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的第一書記。 起初,村民對她不抱希望。面對猜疑與拒絕,她跋山涉水挨家挨戶上門,幫掃院子、幫摘砂糖橘、收玉米、種油茶,一邊干農活,一邊商量脫貧計策。黃文秀的駐村日記里,有一張手繪的百坭村貧困戶分布圖。 每次走訪完,她就畫下這樣的地圖,標出每一戶人家的名字和位置。“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黃文秀帶領群眾搞種植、發展農產品電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一年的時間,全村103戶貧困戶實現了88戶418人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下降到了2.71%。2019年6月16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讓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她用生命堅守了初心和使命。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黃文秀的父親黃忠杰替愛女戴上了大紅花,濕了眼眶。“女兒回鄉后一心撲在工作上,是黨培養了她,她為黨的事業作出了貢獻,我為她驕傲。” “因為我是黨員” 草原上提供幫助后謝絕酬勞,露出自己的黨章的少數民族大叔阿布都加帕爾·猛德大叔說:“不要錢,我是黨員!”重慶巴南突發山火,志愿者拼命往前擠,志愿者們高呼:“我是黨員!我先上!”風雨中,黨員民警、輔警沖鋒在前,冒雨堅守搶險一線。人民至上,在群眾需要的時候不缺席。 面對困難時,總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奮戰一線,沖鋒在前,迎難救險,挺身而出。他們就是共產黨員。所以,入黨究竟為了什么?“為了革命”“為了祖國不受壓迫”“你看你問的,不是為人民服務嗎”! 你的答案是什么?!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倪弋 本期編輯:劉杰、方梓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