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當前,廣東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吐槽該校教室空調收費太高、負擔不起的消息,卻在近日引發廣泛關注。

據半島晨報報道,該校大教室中央空調屬于收費項目,一節課收24元。教室墻上貼有付款碼,還有“溫馨提示”:課室空調自愿繳費使用為原則,請同學們節約用電,避免資源浪費。而在引發爭議后,校方回應稱學生可以找班主任反饋。

一節課不到一個小時,空調就要收費24元,確實不便宜。難怪學生對學校這一收費項目不滿,因此引發眾多網友質疑也不意外。
不可否認,學校安裝中央空調需要資金投入,相應的電費及日常維護等,也都是剛性支出。不過,既然是算成本賬,校方不妨算得更清楚些,不要在學校的基本設施上琢磨如何賺學生的錢,更不能動輒“獅子大開口”。
一間教室里的中央空調運行費究竟多少,與當地電價有關,也與校方如何核算成本有關。據披露,該教室的空調在滿負荷運轉8小時的情況下,電費大致為16.8元,也即每小時2元左右。這與學校收取的一節課24元費用,差距未免太大。
2023年8月,廣西百色一名政協委員、中學校長提交了一份解決學校教室空調電費的提案。在這份提案中,按每間教室安裝2臺3匹空調計算,每天使用空調9個小時,電費也才31.2元。
按照這一算法,惠州這個學院一節課收取的空調費,都快趕上人家一天的費用了。這還能讓學生們冷靜嗎?也難怪學生要吐槽“太離譜”。
學校的教學、生活設施當然都有成本,但教育不能以逐利為目的。如果學校利用自己的強勢地位,隨意給這些設施的使用定出高價,顯然有違公平公正的教育精神,這也不是對待學生的正確姿勢。
如今的夏季天氣越來越炎熱,學校在教室、宿舍里安裝空調,已經成為改善教學環境的重要配套設施。習習冷氣,送來夏日清涼的同時,也讓學生們有了一個更愜意、更人性化的環境。
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空調早就去奢侈化了,學校也應將裝配空調視為基本教育服務。由此產生的支出,可以納入學校運行費用,而不應零打碎敲切分出來,向學生單獨收費。
即便學校希望收取一部分費用,以彌補資金缺口,也應履行完整的設立收費項目程序,對費用收取、資金管理等內容進行公示,而不是自設自收、擅自定價。
道理很簡單,辦學要花錢,但如果學校像空調收費這樣,隨意拆分項目收費,自行核算收費標準,要求學生分攤成本,甚至是要以此賺錢,就難言合理。畢竟,學生已經交足了學費,而公立學校還有財政補貼。
此前,國內有的大學也曾因空調收費問題引發社會關注。而此次惠州這個學院的教室空調收費再次成為爭議話題,不僅因其價格畸高,也跟校方缺乏更為詳細的告知與合理的解釋不無關系。
炎炎夏日里,該校所謂“溫馨提示”,非但讓人感受不到“溫馨”,反而讓人覺得你最好不要想著開空調。如此態度,大概也算不上為學生服務。
當前天氣這么熱,動輒就逼近40攝氏度,這個時候,要么高價付款開空調,要么學生和老師都只能在教室里汗流浹背,太難了。
一臺小小的空調,成了教育服務的試金石。面對教室空調費用的爭議,校方有必要聽見學生們的聲音,并及時溝通、充分解釋,在盡可能減輕學生經濟負擔的前提下,給學生們一個清涼、舒適的學習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