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一則“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女生在宿舍分娩”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引發廣泛關注。
甘肅一職院女生在學校宿舍分娩
據媒體報道,9月16日,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一名女生在宿舍生孩子,失血過多,醫護人員趕來救助。
相關視頻畫面顯示,現場先有一名嬰兒被抱出宿舍,隨后一名成年人被多名醫護人員抬上擔架,周圍有不少學生駐足圍觀。

學生被送醫(視頻截圖)
學校工作人員回應,大人小孩都平安,學生則在住院接受治療,其家人已到醫院,學校正在調查此事。
有記者從蘭州急救部門獲悉,該部門接到校方的求助電話后,立即安排救護車和醫護人員趕到學校,將大人和小孩送到醫院。接診醫院工作人員稱,該學生的家屬正在病房陪護,拒絕探視。
當地教育廳、婦聯發聲
9月17日,甘肅省教育廳工作人員稱,學校發生這類事件,教育廳相關部門會安排專人介入,指導調查和處置工作,建議公眾關注后續通報。
甘肅省婦聯權益部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婦聯聯系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詢問是否需要提供心理輔導、法律咨詢等方面的幫助,學校婉拒了。目前,學校還在調查處理階段,又涉及學生的隱私,可能不便讓婦聯介入。婦聯會持續跟進該事件,隨時可聯系心理專家、律師等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幫助。
副校長:全員反思
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馬萬鋒說,學校救治比較及時,現在母子二人身心狀態良好,學校在管理上有缺陷,已經召開會議并全員反思,今后將不斷加強管理。
女生在宿舍分娩令人揪心。人們不禁追問,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監管主體,學校對學生的身體變化、情緒異常為何毫無察覺?可見在校園日常管理中,缺乏對學生身心健康足夠的關注與關心。家庭的教育與關愛顯然也是缺位的,再加上女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最終導致了事件的發生。
這背后還反映出是科學性教育的缺失。一些家庭中,父母刻意回避與孩子談性,缺乏溝通導致孩子在最需要指引和幫助時孤立無援;部分學校的生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避孕知識、身體自主權和有效求助途徑等方面的教育引導,也未能建立起讓學生敢于傾訴、獲得保護的機制,使得陷入困境的學生因害怕處分或議論而選擇沉默。
網友評論“性教育缺失”
對此,網友們表示,“加強學生的性教育,學校和家長都需要邁出這一步”、“樹立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每一條新生命的誕生,都應當始于愛、知于理、終于責。”

性教育本質是生命安全與健康保護教育,更是學校、家庭共同的重要責任。為此,學校要不斷完善健康教育與管理機制,家長更要主動搭建溝通橋梁,在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為廣大青少年構筑更加科學、包容的保護網,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