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球(作者系衡陽技師學院黨委書記)
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能人才,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緊密對接企業,重點加強思想道德的建設和教育。
衡陽技師學院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高端引領、校企合作、多元辦學、內涵發展”的辦學理念,緊貼市場開放辦學,堅持內涵建設為主,堅持實訓教學為主,堅持服務衡陽為主,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衡陽技師學院正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努力建設成為“衡陽招商引資的亮麗名片”。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源源不斷為各行各業培養高素質的產業生力軍。
(一)培養有勞動素養的時代新人。
學院計劃在2021年建設好衡陽市公共實訓基地,總建筑面積約為37000平方米,總投資大約2.3億,其中基本建設0.95億元,實訓設備1.35億元,面向主導產業,為企業、院校、社會提供服務平臺,成為國內一流的綜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實訓基地。圍繞全面發展,致力于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進行勞動;圍繞專業核心素養、專業核心能力、關鍵勞動技能,單獨設課與滲透教學結合,突出綜合素質培養;強化學生勞動體驗,緊跟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與時俱進更新知識,升級技術,熟悉新工藝,掌握新工具。
(二)培養具有濃厚工匠情懷的技能人才。
學院作為企業工匠和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不僅要在技能培養上下功夫,更要在“工匠精神”的培養上下功夫。要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能人才,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緊密對接企業,重點加強思想道德、職業道德的建設和教育。“工匠精神”重在精神,它要求我們培養的技能人才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能,還需要有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敬業精神。
二、堅定不移走技能特色之路
堅持質量立校、突出技能特色、貼近市場需求辦學,大力實施教學改革,走出一條辦學規模與培訓層次同步提高、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相互促進的創新發展之路,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讓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職業發展上有廣闊空間。
(一)堅持“一槍兩彈”育人理念
準確把握“一專多能”的內涵,優化技能人才培養。學院堅持“一槍兩彈”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要掌握一門技術特長;兩項基本技能:會一門外語,會一項才藝。加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積極為學生提供職業發展訓練平臺,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等。豐富公益類、拓展類和競賽類學生社團活動平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打造創新創業平臺,包括各類競賽的組織和統籌、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業訓練孵化與服務等。
(二)以辦好卓越技師班為引領
卓越技師班是學院培養技師職業資格層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學院將實行動態管理機制,按照學分制進行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每個專業有2—3個大企業作依托,建設學習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實行冠名班,把技能大賽要求融入教學過程以及教育資源的配置等多方面。對卓越技師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組織由學院、行業、企業協會組成的專家組對卓越技師班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確保首屆卓越技師班辦出特色、辦成品牌。
(三)以沖擊世賽為抓手
近年來,學院對標世賽和國際技能人才培養先進標準培養人才,在更高水平上謀劃和推動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培養專業理論夠用、基礎技能復合、專業技能達到技師或高級技師等級的技術技能型和復合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力求讓每一個從這里出發的“技能雛鷹”成為手有精藝、心有精誠、技高品正的“技能大師”。2019年,在參加國家和省級各類技能大賽中,師生獲得國家級獎項22個,省級獎項88個,市級獎項155個。其中,王州、盛鎮歸分別在電氣裝置、信息網絡布線項目上以全國第三名和第十名的成績雙雙入選“國家集訓隊”。
三、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
當前,黨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部署。加快高質量發展,迫切要求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提升職工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衡陽中高級技能人才嚴重不足,高級工需求缺口為5.6萬人,技師需求缺口為2.6萬人,高級技師需求缺口為2.2萬人。學院在深入了解湖南和衡陽區域經濟發展、行業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后,結合自身辦學定位、辦學特色、辦學資源,最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華菱衡鋼、南岳電控等衡陽本土名企簽訂訂單培養協議,開展深度校企合作,為衡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職業技能人才支撐。
衡陽日報:http://epaper.hyqss.cn/html/2021-01/01/content_19624_3831107.htm
